亞臨界退火(或亞臨界處理)是一個在稍低于共析溫度(Ac1溫度=共析轉變(碳鋼為723°C))下進行的退火處理。亞臨界退火并不包括奧氏體的生成,而臨界區退火卻包括鐵及奧氏體(碳鋼<0.8%C )的生成。
軟化退火處理的目的是使得球狀碳化物能在鋼材中均勻分布,以便提高材料的柔軟度及韌性。通常增大球狀碳化物尺寸會提升鋼材的切削性。
碳鋼上的球化組織(鐵素體基體中的球狀炭化物)能提高鋼材的冷成形性,并允許冷拔或深拉的嚴重形變。然而,由于材料太軟,或會粘在切割工具上,碳鋼(< 0.4%C)的球化組織并不是總能滿足特定切削操作要求。
亞臨界退火與臨界區退火是生成球狀碳化物的兩種不同方式。
亞臨界退火
可加熱至較低的溫度并長時間保持或在高溫下停留較短時間均可得到球狀碳化物。亞臨界退火則是采用前一種方式(在低溫下保持較長時間),利用接近于但低于Ac1的溫度操作。通常在680°C的溫度下進行,因此,將在500-650°C的溫度之間進行亞臨界退火。退火時間可能較長,但通常在5至20小時之間。得到的微結構及性能與鋼材的原有結構及成分相關。
臨界區退火
臨界區退火處理包括將溫度加熱至Ac1與Ac3之間,并停留一段時間,以達到部分奧氏體化。之后,在低于臨界溫度的環境中緩冷或保持一段時間,以便球狀碳化物的最終微結構能在鐵素體基體中均勻分布。
亞臨界退火(或亞臨界處理)是一個在稍低于共析溫度(Ac1溫度=共析轉變(碳鋼為723°C))下進行的退火處理。亞臨界退火并不包括奧氏體的生成,而臨界區退火卻包括鐵及奧氏體(碳鋼<0.8%C )的生成。
軟化退火處理的目的是使得球狀碳化物能在鋼材中均勻分布,以便提高材料的柔軟度及韌性。通常增大球狀碳化物尺寸會提升鋼材的切削性。
碳鋼上的球化組織(鐵素體基體中的球狀炭化物)能提高鋼材的冷成形性,并允許冷拔或深拉的嚴重形變。然而,由于材料太軟,或會粘在切割工具上,碳鋼(< 0.4%C)的球化組織并不是總能滿足特定切削操作要求。
亞臨界退火與臨界區退火是生成球狀碳化物的兩種不同方式。
亞臨界退火
可加熱至較低的溫度并長時間保持或在高溫下停留較短時間均可得到球狀碳化物。亞臨界退火則是采用前一種方式(在低溫下保持較長時間),利用接近于但低于Ac1的溫度操作。通常在680°C的溫度下進行,因此,將在500-650°C的溫度之間進行亞臨界退火。退火時間可能較長,但通常在5至20小時之間。得到的微結構及性能與鋼材的原有結構及成分相關。
臨界區退火
臨界區退火處理包括將溫度加熱至Ac1與Ac3之間,并停留一段時間,以達到部分奧氏體化。之后,在低于臨界溫度的環境中緩冷或保持一段時間,以便球狀碳化物的最終微結構能在鐵素體基體中均勻分布。
? 2021 來禾網站 | 粵ICP備2021131140號